close

   


繼上一篇「老師,我沒時間練琴」之後,
不少朋友和家長對「練琴」這件事提出問題。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練琴習慣後,「怎麼練琴」。

誠如許多老師所經驗過的,
很多學生即使有練琴,「有練也跟沒練一樣」,
這不只對老師造成挫折,
學生更是疑惑,

「我明明就有練。」
「我練琴練得比A久,為什麼他彈得比我好。」

這種問題幾乎十之八九大家都遇過,
這時候學音樂的第一大課題就來了,

我們要學會「發現問題」。


對初學者來說,問題的種類多半屬於「技術型」。
樂句最常在哪裡卡住?雜音、音準最常在哪種情形下出現問題?
就是最需要練習的重點。

也許正在閱讀的你會覺得,這個結論是非常「理所當然」,甚至不需要討論的。
但有非常多的小孩,或說是絕大多數的小孩,他們的練琴就是「從頭到尾不斷重複,包括錯誤」。
所以無論練息時間多長,仍舊練不好。

所以針對這種狀況,
我們首先要解決的,除了告訴學生錯誤要怎麼修正,更要培養「發現問題」的能力。

上課的時候,
我通常會讓學生先演奏一次,
然後問他滿不滿意剛剛的表現,
接著,請他告訴我,有沒有任何地方是可以表現得更好的。

很多學生在第一次接到這個問題時,
會一臉茫然地告訴我「不知道」。
但是當我再請他們演奏一次,接著再回答我一樣的問題,
或是演奏正確和錯誤版本請他們做比較時,
他們開始可以從表面的「聲音不乾淨」、「音量太小」、「音色不平均」,
延伸到「跨弦角度太大太快」、「肩膀聳太高」、「弓速忽快忽慢」這種比較深層且具體的回答。

而一旦問題被發現了,事情就變得比較容易解決,
專注力有了目的地之後,
「練琴」就能從「練了多久」這種表面意義,
轉化為「解決問題的過程」,
讓學生明白,不是彈了十次就算「練好了」,
而是「問題逐漸消失了」才算練習。

學音樂最辛苦的部分,
就是即使看見了正確答案,也無法經由公式馬上達成目的,
而且根據每個人的個體差異,會遇到的問題更是五花八門,
這種過程,又何嘗不是人生課題的縮影呢?

也許,音樂的學習除了陶冶性情,
更是鍛鍊毅力和EQ的生活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smine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