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ches  


「老師,你小時候都怎麼練琴?」

無論在講座、演奏會還是教學,這都是最常見的問題之一,
仔細想想過去,因為媽媽是鋼琴老師的關係,
家裡出現最多的,就是會彈琴的小孩。
所以小小的腦袋裡,天真地覺得所有小孩都應該要會彈琴...

因為這樣,我並沒有特別覺得要怎麼練琴,
只是習慣性地會坐在琴椅上東摸摸西摸摸的彈,
直到不曉得哪天開始,媽媽開始告訴我要考音樂班了,
然後我被送到媽媽的老師那裡訓練,
而淚水,也開始成為練琴時的表情。

一個六、七歲的小孩,耐性本來就有限,
尤其是見到其他小孩可以玩耍看電視,
委屈的心情就難免湧上心頭,
但有一天晚上,我忍不住鬧了脾氣,
媽媽也生氣了,她因為教琴整天又累又餓,還得盯我練習,
她的委屈不少於我,我記得媽媽那天的表情,比我還傷心。

這種戲碼,在音樂圈的同儕之間,
幾乎是人人皆有的經驗。
這一關過了,練琴就會像吃飯和寫學校聯絡簿一樣自然,
過不了,雖然不見得就此和「音樂」道別,
卻八成是和「演奏者」的角色緣分盡了。

演奏這條路,除了基本的「心」、「力」、「天賦」以外,
「時間」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它和外語、打球一樣,一旦少了「練習」或「使用」這類需要「時間」來完成的過程,
就會隨著累積的時間,悄悄地從我們身上溜走,甚至像是不曾存在一樣。

所以,我認為對於剛啟蒙的初學者來說,尤其是兒童,
在思考「如何練琴」之前,
我們或許需要先培養「每天空出一段時間彈琴」的習慣。

回國後我遇到了許多學生,
超過半數都會告訴我「沒時間練琴」。

說實話,我只願意接受我的上班族成人學生使用這個理由,
但偏偏說這種話的學生,多半是小孩子。
這些小孩「很忙」的原因大約有兩種,
一種是「課輔」太多,另外一種則是「興趣太多」,
導致他們沒有一個固定、完整的時間來練琴。
這些問題看起來很類似,而且小孩子嘛,
如果不是要成為專家,似乎沒什麼,
但我們若是能更深層地想想,這其實關係到了「態度」的養成。

想想,如果小孩總是習慣讓自己失敗在這些「合理的藉口」,
事情做完就算完,沒做完也好像沒關係,
這個不行就換那個,永遠不曉得什麼才算是「做好」,
那我們老師和家長付出再多,
究竟又能對他們有什麼幫助呢?

所以,在想著怎麼幫孩子安排未來的同時,
請先把孩子們「不見的時間」找回來吧!
我相信,如果一個小孩能養成自我要求的練琴習慣,
無論他的將來是否還在音樂這條路,
這個曾經的習慣,將是一切自律能力的開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smine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