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03   

 

幾天前,到國家音樂廳欣賞了義大利大提琴家Luigi Piovano的獨奏會,

當天他演奏了全套巴哈無伴奏組曲,因為時間的考量,

我只欣賞到晚上的第二號、第三號以及第五號。

「Luigi Piovano的琴音很美」,我想是在場聽眾都同意的結論,

但讓我更加感動的是,那些「必須存在的不完美」,

也同樣出現於當晚的演出。

但是,請別誤會我的意思,

這些不完美,指得不是「音準」或「節奏」這種小問題,
(個人淺見:對這些國際演奏家,挑剔這種「初學者」毛病似乎顯得格局很小...)

而是那些「不夠飽滿、不夠圓潤」的音色,

小聲,卻抓住了全身的細胞,就怕漏掉了什麼,

啞了一點,力道卻多了一些,

深不見底的情感,即使不喧嘩,也讓人身陷其中。

 

我們從小學琴,就經常被要求要有美麗的音色,

而這種美麗的音色,

可能很宏亮、可能很煽情,也可能輕巧的像是滾落的珠子,(或有彈性的果凍?)

而撕裂的、沙啞的這些「不完美」的聲音,

經常,都被看為是「失誤」。

 

只是,真的只有失誤,這些聲音才會出現嗎?

如果音樂是演員,你會希望這個演員,不管哭笑都很優雅?

或者你會期待戲裡輕聲的情話,都像是朗讀比賽那樣字正腔圓?

如果不是,我想,

我們的演奏裡,是可以擁有「缺陷」的。

 

 

如果,你說這是缺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smine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